一、广州市城乡居民怎样办理社会养老保险
办理流程
1、具有本市户籍且年满16周岁及以上,60周岁以下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参加其他养老保险、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除外);
2、2009年8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以上且没有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
申报材料
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主页、本人页、增减页);
2、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
4、如是重度残疾人员还需提供一、二级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
5、如是独生子女家庭还需提供户籍所在地计生办出具的独生子女资格确认表
办理时间
1、 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2、 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3、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1-20日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初审;
4、 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居民养老科,居民养老科1-24日进行资格复审;
5、 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缴费标准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二、广州市社会养老保险中心
第一种登录模式:
在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首页的中部有入口,点击便民服务的“个人社会保险查询”,进入“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上服务厅大厅”,可以查到个人社保明细。
第二种登录模式:
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上服务厅大厅网址:,在该页面的左上角位置有“系统登录”区域(见下图红色框)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三、广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根据《决定》精神,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缴纳一定的保费,当然缴纳保费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所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程度的高低。在参保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当地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而当地政府则应根据地方财政实力状况,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一定资金补贴。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四、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方式
考虑到民众的意愿,此次《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原在领取养老金的城镇老年居民,可以由他们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选择按原标准继续缴费领取待遇,也可以选择按新制度的办法缴费和领取待遇。”对于广州原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办法与本办法中女性参保人享受待遇年龄差异的问题,在本办法中,对临近55周岁的女性参保人设置了五年的过渡期,从而实现新旧两个制度的平稳过渡。”
同时,由于此次《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以新农保政策框架为基础,与新农保政策基本一致,因此,原参加广州市新农保的参保人则不需作调整。整合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整合前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基本相当。
广州市原来施行的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办法未将重度残疾人列入资助参保范围,《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此次弥补了这一空白。
《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将资助特困群体参保的范围扩大统一为具有本市户籍的“五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低收入困难待遇期间的人员。以上5类人员,由户籍所在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对其个人缴费部分,按每月10元进行资助。
《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中还建立了丧葬抚恤费的制度办法规定,“参保人领取待遇后死亡的,可获得丧葬抚恤费,标准为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