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社保查询网 !
您所在的位置: 社保查询网 > 社保资讯 > 正文

养老金并轨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怎么计算?(以呼和浩特为例)

2025-04-28 20:05:57 社保查询网

养老金并轨调整将打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制差异,实现养老金待遇的公平分配。本文将详细探讨养老金并轨对行业壁垒的影响。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来了解具体详情。

养老金并轨后计算方法是怎么算的?

养老金并轨后,其计算方法对于企业和事业单位来说是统一的,主要依据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以及养老金缴费比例等因素来确定。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有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有两种表述方式:

复制代码*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养老金计发基数通常是当地法规的,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有关;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在缴费期间的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计算得出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通常取决于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等因素。一般来说,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越高。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地区而异,但一般会考虑到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以确保“中人”的养老金待遇不降低。

1、缴费年限:

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指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则是指个人在养老保险方案建立前的工作年限,这部分年限被视同已经缴纳养老保险费。

2、视同缴费年限:

是一个用于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系数,其取值通常与当地的养老保险方案设计有关。

3、缴费指数:

是指个人实际缴费基数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缴费指数越高,说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越多,基础养老金也相应越高。

4、养老金计发基数:

是由当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的,用于计算基础养老金的基数。不同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可能不同。

综上所述,养老金并轨后,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事业单位职工,其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都是统一的,主要依据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以及养老金缴费比例等因素来确定。

》您的养老金够不够花!快来领取您的养老金规划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热门推荐

医保报销是怎么报销的(医保报销比例)

2023-11-02 10:32:14

医保怎么转移到别的城市

2023-11-02 10:28:42

旅游意外保险多少钱一天

2023-10-20 10:49:14

社保交满15后退休可以拿多少

2023-10-20 10:35:29

失业金领了一个月找到工作了后面的又失业了可以领吗

2023-10-17 10:44:42

为什么尽量别用医保卡里的钱买药呢

2023-10-17 10:34:20